能吃护辽宁用级大连头可食传噱肤品是宣
中国消费者报大连讯(记者张恒)网络上商家、可食用级主播经常大肆宣传自家的辽宁护肤品安全等级高‘可食用’,化妆品‘不含防腐剂’婴儿可用,大连这些宣传是护肤真的吗?5月27日,辽宁省大连市市场监管局联合沙河口区市场监管局走进大型商场、吃宣传噱母婴用品生活馆等场所,可食用级进行了现场科普宣传和化妆品监督检查。辽宁
不少网友在网上分享自制“猕猴桃酸奶面膜、大连番茄祛痘面膜”等,护肤表示产品成分天然、吃宣传噱安全、可食用级可食用,辽宁或是大连宣称“100%天然无合成”,这些护肤品真的护肤更好更安全吗? 大连市沙河口区市场监管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,其实“根本不存在纯天然的吃宣传噱化妆品,从现行标准以及规范来说,化妆品是不可以食用的,也不存在‘可食用级’化妆品这个概念。”该工作人员介绍说,商家推出“可食用级”化妆品概念,实际上是为了宣传效果而使用的市场语言,让公众误认为能入口的成分作用于人体表面会更安全。其实,化妆品与食品属于不同行业,所用原料及产品指标要求、禁限用要求,所执行的规范、检验标准均不一样,二者使用的部位和吸收成分也各不相同。
大连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,“正规的化妆品中添加的食物成分并不是直接加进去的,而是以提取物形式加入。只用纯天然提取物是无法制成护肤品的,直接涂抹食物有效成分也难以吸收。”大连市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表示,化妆品配方复杂,一个配方可能有多达几十种成分,和食品相比,每种成分的活性物质要求纯度更高,杂质更少,否则容易相互影响,达不到预期的效果。同时,未经过认证的“天然”或“有机”产品存在安全隐患。天然的食物成分中有些对皮肤不适宜的成分,直接使用会损伤皮肤。比如茴香、天竺葵、玫瑰等含有的部分生物碱及挥发成分,有潜在的致敏性;丁香、紫荆花等提取物是造成气喘的植物原料。
此外,很多化妆品宣称“不含防腐剂”,大多涉嫌虚假宣传或误导消费者,也有个别真的不含防腐剂的化妆品,多为胶囊类一次性包装产品,以及基质本身不易长菌的精油、唇膏、花露水、香水等。
作为2021年化妆品科普宣传周活动之一,大连市市场监管局除了加大化妆品专项整治力度外,自今年3月开始,开始联合区市县市场监管工作人员深入社区母婴护理院、商场等销售厂所,开展各种形式多样的消费教育活动。截至5月20日,两级执法人员已在30多个社区母婴护理院、10多家大型商场开展化妆品科普教育。
■消费提示
儿童不能随意用成人化妆品
大连市市场监管局提醒广大家长,购买儿童化妆品时应注意以下四点:
1.认准妆字号产品。消字号、械字号都不是化妆品。要查看是否是正规化妆品,请登录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或者“化妆品监管”APP通过产品名称、批准文号或备案号查询。
2.产品是否适用于儿童。在选购新的化妆品前,可以先给儿童做“皮试”。首先,在前臂内侧中下部做少量涂抹,观察一段时间后,涂抹部位的皮肤是否有红肿现象,或者是否有瘙痒、灼热和刺痛感,如无异常现象,再按照使用说明涂抹于所用部位进行正常使用。
3.不要让儿童随意用成人的化妆品。成人的化妆品中可能会添加一些功能性成分,会对儿童的肌肤产生较大的刺激。
4.儿童应该在成人监护下使用化妆品,确保遵循正确的使用方法使用化妆品。同时,化妆品不能宣称医疗作用,也不能代替药物。
责任编辑:50
(责任编辑:时尚)
- 上海乐高乐园要来了:6月试运行,7月正式开园,5月7日乐园年卡开售
- 污水处理进出水水质检验(五)
- 离子选择电极的应用(四)
- 重拳出击 江苏溧阳开展美容行业专项整治行动
- 中国消费者协会提醒:选购儿童服装“四注意”
- 江苏南京:夜查食品安全
- “铁拳”行动|广东东莞查处药品医械、医美领域虚假违法广告
- 吉林长春:“互联网 联动”打通消费维权“最后一公里”
- 首批15地入选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全域推进先行区试点
- “铁拳”行动 | 河北:集中销毁120余吨假冒伪劣商品
- 安徽公布涉疫药品和医疗用品违法典型案例
- 市场监管行风建设在行动 | 湖北推出11条举措助力检验检测市场发展
- 微信上线新模式!网友:还能这样啊
- 艾途教育虚构原价信息被罚